一、选题要准
首先,要明确调研的出发点是什么?通过调研要达到什么效果?作为财政部门,所有的调研课题无外乎两个目的:第一,服务领导决策、争取领导重视与支持;第二,指导工作实践、推进财政改革管理与服务方式的创新。
如何选准课题?
1.彰显时代性。也就是选题要紧跟时代步伐、能抓住改革最前沿的问题;群众关心;立足工作实际的一些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重点要做到“四个结合”:
a.结合重大改革的推进;(支出方式转变的改革、国库管理、供给侧等)
b.结合重大政策的执行;(营改增、减税降费,行资管理)
c.结合重大战略的实施;(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三个第一”,“四市”发展路径,)
d.结合重大活动的开展。(严纪严规贯彻执行等)
2.把握方向性。也就是选题的方向要找准,不能出现方向性的失误,主要观点和论据要做到“四个符合”:
a.符合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各项政策(包括财经法纪法规);
b.符合群众和服务对象的基本利益(也就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服务对象关心的诉求等);
c.符合地方党委政府的施政观点(发展的思路、战略目标、方向路径等等);
d.符合局领导的“胃口”(也就是领导最关心的问题——在各类会议上多次提到、反复强调的问题)。
3. 体现针对性。就是要明确课题的类型和调研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工作。财政调研主要有四种类型:
a.反映情况型。向领导汇报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各种困难,提出下一步的建议,提请领导关注,予以支持。
b.总结经验型。主要用于对先进的改革管理经验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有效措施,以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并提请领导关注。如,荆门剧院PPP项目调研;
c.超前研究型。主要是用于报告和评价中央、省新出台的重大财政政策,分析新政策执行的利弊因素,以及对现行工作的影响,提出应对建议和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考,同时强化政策落实,指导工作实践。如:上级某项新的政策出台后,地方贯彻执行方面的前期研究;财政改革管理方式创新的研究等等。如:产业基金运作之前,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专项资金项目库和清单式管理等等。
d.揭露问题型。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为了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以及不良倾向等而撰写的调研报告,其目的在于揭示问题、反映情况,提请领导重视并支持。另一种是为了处理在财政大监督检查、各种财经纪律专项检查中,查出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而撰写的调研报告(比如财政监督检查报告,各种专项检查报告),这一类调研报告的写法不仅要以确凿的事实分清是非,而且要弄清性质、分清责任,提出解决和处理的具体意见。
每一种类型的调研写法都不一样,各有侧重,选题时要对号入座。
二、材料要全
材料是调研的基础。主要包括与调研内容直接相关的材料、间接的资料。调研课题确定之后,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
1.直接材料主要是来源于实地考察的一手资料(实际工作中的客观案例等),用于支撑、佐证文章观点的资料,可以直接剪切复制粘贴的,相当于文章的血肉。
取材方法:深入实地调研座谈、走访等等,如,听取预算单位意见、基层群众心声等………..
2.间接的资料主要是来源于网络、报刊、杂志等,与调研内容相关的一些资料,主要用于帮助拓展自己思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为我所用,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加以运用,切忌生搬硬套;对一些案例材料可以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后,用到文章中去,用于支撑调研观点。
取材方法:功在平时、当有心人、个人基础工作要做实。注意归类整理,便于及时查找可用。主要从财经信息网站(人民日报、财政部、湖北财政厅公众信息网、中国财经报网站,荆门日报、荆门党建网等)获取,也可“看单点菜”,需要什么通过“百度搜索”等…….
3.总的要求:全面、准确、真实。否则,调研就缺乏支撑,存在“硬伤”,“空中楼阁”。
4.认真筛选、分析和归类。特别是对直接材料要认真总结归纳,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特点,以及内在规律和外在联系,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观点。也就是自己要学透、想透、弄清、搞懂,这一点做到位,材料就成功了一大半。(选、洗、分)
三、提纲要细
在对收集的材料有一定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后,就要开始“打腹稿”,拟定调研的结构和提纲。
1.反映情况型。反映面上的工作,涉及面较宽时,往往采用横向结构。比如,综合反映财政改革发展情况,可从财源建设、财政保障、财政改革、财政监管、队伍建设等若干方面来撰写,这几个方面相互独立,互不包容;反映点上的工作时,可分为基本概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若干层次确定大的框架。每个大的部分中还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的问题来写。不管是反映面上的,还是点上的工作,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偏重于反映客观情况,分析研究的成份相对少一些,一般也不要求提出理论性的主题思想。在写作过程中,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点明是关于什么单位或者地区、什么问题的调查。其前言一般是介绍调查的缘由、目的、时间、地点、范围和方式等。
2.总结经验型。大体上可以分为:基本情况、突出成绩、具体做法、主要体会等几个层次。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反映主题。前言大多采用概述主要成绩、发展变化,并提示基本经验的写法。主体部分需要充分展开,不仅要写具体做法,而且要写切身体会;不仅要写感性认识,而且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具体做法,体会就是空的;不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就难以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结尾可以归纳全文、强调主旨,或者指出不足、展望未来。
3.超前研究型。这类调研报告首先要说明政策的主要内容、背景、性质特点,作用和意义。其次,结合地方实际,在实施新政策过程中将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或者是面临的新困难、新挑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措施和建议。
4.揭露问题型。一般采用纵向结构;如果反映的是一种倾向和状况,多采用横向结构(财政部门应用较少)。首先,陈述检查的方式、时段、内容;其次,叙述检查问题的主要事实;然后,要写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性质和危害程度,最后,扼要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办法。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标题往往多采用揭露式的,有的标题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如《城区违法建筑触目惊心》。作为财政部门,标题一般比较平和,诸如,关于******检查情况的报告,等等。
大的框架结构确定之后,结合前期对材料的认识和吸收,再确定文章的内容。每一块由哪些内容和材料组成一定要自己先想透,想透了拿出自己的观点后,再列小提纲,不断细化(细到小提纲下再列出一二三,越细分层次感越强)。总分提纲确定之后,要及时与领导交流,反复推敲、反复思考,弄通弄懂后,再按确定的提纲,补充内容和论据。切忌自己都还没搞清楚,就急着动笔,费时费力,走弯路。好的文章应该是一气呵成的。
四、文字要精
财政调研的文风提倡朴实无华,讲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与文学作品堆砌华丽辞藻不同,调研文章的文字力求精准,能真实准确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反映出作者的思想。重点要把握四条:
1.掌握分寸。在准确把握政策的前提下,文字表述要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不能产生歧义、非议,让读者似是而非,看不懂。尽量不用生僻的词、模棱两可的词、甚至自己都搞不通的词,盲目“赶时髦”。突出重点,抓住问题的要害。
2.言简意赅。文字精炼,字少意多,力求用最简单的文字将所表达的意思,全面、完整、准确的表达出来,将防止过多修饰,一句话中不能有多余的字词;拒绝水分和废话,一个词、一句话能表达清楚的,绝不加半个字;整篇文章中不能有重复的观点和意思。以最少的文字承载最大的信息量。
3.逻辑缜密。“围绕主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做到理论正确,论证有力,条例贯通,无懈可击。论述要连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依次进行,一个观点没有阐述清楚,不能插入其他内容。前后呼应,段落之间有内在联系。头尾一致,避免前后矛盾。观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严明的逻辑关系,论据要全,不能以点概面,避免“盲人摸象”。观点之间或并列,或递进。
4.层次性强。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善于总结归纳材料内容,强调层次性,有条有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大提纲下有小提纲,小提纲中又分一二三(如领导讲话中),让读者看到小标题,就能知道文章内容。有没有层次性是领导对材料的第一印象,层次性强读者才有耐心看完,材料才能过关。
鉴于自身的文字能力和写作水平,注意在撰写的过程中,不要耗费过多的精力 “咬文嚼字”,先要尽快搭好框架,形成初稿,拿出“毛坯”,然后再进行文字“装修”,反复推敲润色。
五、转化要快
与信息宣传一样强调时效性。财政调研的两个主要目的,一是服务领导决策、争取领导重视与支持;二是指导工作实践、推进工作创新。如果情况、建议和意见反映不及时,就成了“马后炮”,调研文章写得再好也失去意义,没有用处。快、新也可以提高刊发率、能够得到领导的肯定与批示。
1.成文要快;选准了、想透了,就要赶快动笔,迅速成稿、迅速“装修”,切忌犹豫磨蹭。
2.转化要快。及时报送领导(《财政专报)》,及时宣传(各类刊物),及时转化为领导决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