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荆门市“十二五”时期财政发展规划
更新时间:2010-12-25 09:13:35 录入:

    “十二五”时期是荆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建立一个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对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按照上级有关精神,结合荆门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荆门财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狠抓财政改革与管理创新,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财政收入增加最多、财政实力提升最快、财政改革与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全市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27.96亿元,年均增长28.9%,超计划17.4%;累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8.54亿元,年均增长20%,超计划9%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79.9亿元,是2005年的3.6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25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65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十一五”时期,全市累计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79.88亿元(不含省专款),年均增长21.1%;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实现40.47亿元,年均增长18%。在财政收入“块头”逐步变大、一般预算收入快速稳健增长的同时,收入质量得到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税收收入占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1%,市本级税收收入占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9.6%,分别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提高7.6%7.4%
  五年来,全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文化旅游强市和生态宜居城市战略,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综合利用资金、政策和服务手段,不断巩固财政持续稳定增收的经济基础;五年来,坚持聚财与生财并重,积极主动化解组织收入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强化征管措施,加强收入督办,挖掘收入潜力,财政收入由低速增长转变为快速稳健增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确保了建设、发展、民生等各项重点支出;五年来,坚持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方向,加强改革创新与队伍建设,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过去的五年,是财政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五年,也是为“十二五”财政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五年。
  二、“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的凸显期,财政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财政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从有利方面看,金融危机影响减弱,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机遇改善等,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财政增收;我市正处于发展加速期,积蓄的发展能量正在逐步释放,加之全市经济全面回升,县域经济增势强劲,将拉动收入的增长;各项财政改革与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为财政“两基”建设以及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从不利方面看,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加之国家税制改革不断深化等,财政收入增长的变数很大;受货币政策调整、房地产新政、石化电力等支柱产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调整现行财政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中央宏观政策将更加倾向于民生、民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落实教育投入,需地方财政配套的项目资金增多,偿还各类到期债务等,财政支出压力加剧。
  三、“十二五”时期荆门财政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努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促进我市“十二五”时期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发展为先。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在发展中求改革,在改革中谋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挖潜创新,不断加大财源建设力度,不断壮大财政实力。
  2.增收为重。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认真研究国家的各项财政政策,科学决策,狠抓落实,不断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合理的增长机制,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3.民生为本。进一步强化民本意识,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财政保障的首位,加快建立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在预算编制和支出安排上,优先保障民生,重点加大“三农”、教育、科技、卫生、社保、环保、住房等方面的投入。稳步推进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量入为出。在财政常规运转、安排落实具体项目的层次上量力而行,以收定支;在预算执行中,既要积极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又要厉行节约,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预算追加,确保预算执行效果,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5.统筹兼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财政承受能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关系。既要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注重推动社会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6.注重绩效。建立科学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和标准,加大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促进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财政收入规模不断壮大,收入质量明显上升;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明显提高;财政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依法理财能力明显增强;基层财政和财政基础工作不断夯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主要指标:到2015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3.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5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达22亿元,年均增长22%。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达到75亿元(不含省专款支出及地方政府债务支出),年均增长10.3%。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8.5亿元,年均增长12%
  四、“十二五”时期主要财政工作方向
  (一)创新方式,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地方财源体系,促进经济总量“倍增计划”和能耗、排放等“减量计划”的完成。
  1.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积极争取上级现代农业专项资金。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认真落实财政支农资金增速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速政策,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农激励引导机制,将财政支农投入逐步调整为“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政策贴息、民建公助、奖补结合、投资参股”的激励扶持方式,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积极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管好用好省级新增土地建设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等资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继续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重点支持农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有效保护耕地资源,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支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稳步推进农科教相结合的开发模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支持开展农业保险工作,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粮食、油料、畜禽、水产、林果等五大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农田水利重大工程建设,继续加强项目区农田林网建设和小流域等综合治理,增强防洪抗旱能力,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范农村会计代理服务,充分利用农村会计代理服务平台,对农村债务实施监控,杜绝新增农村债务;充分利用农村“三资”清理成果,将农村各项资产收益、接受捐赠、拆迁补偿等收入及相关支出全部纳入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加大村委会报审支出凭证的审核力度,确保支出凭证的真实性。
  2.支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认真研究和把握上级部门对产业、区域和行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在新增土地收益和税费收入中安排一定量的资金充实财源建设资金,确保预算安排每年稳定增长。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清理归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财政间歇资金和上级补偿资金,以奖励、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引导、鼓励社会资本、信贷资金发展生产。不断充实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资本金,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量的风险补偿金,建立市级担保公司风险补偿机制,不断增强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并以此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担保公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人创业、再就业职工担保贷款提供贴息服务。重点支持石化、磷化、食品、轻纺及体育用品、机电等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通用航空、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支持建成中部地区生产性现代物流基地,推进经济在不断增长中转型,在不断转型中增长。落实出口方面的财政政策,不断扩大出口规模,争创外汇。
  3.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运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风险投资引导、税收优惠等政策,尽力加大对具有高新技术的循环企业的科研投入和项目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企业技术进步。重点支持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和格林美电子废弃物循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重点支持重大节能工程和污染治理项目,着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重点领域和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城镇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水污染治理、主要污染物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助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征管,促财政收入在质与量上实现突破
  以财税法规为依据,以提高收入质量为核心,因地制宜,创新方式,不断规范收入征管,稳步增加税收收入、社会保障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国有资产(资源)使用收入等收入。
  1.完善纳税单位信息化管理。加强与国税、地税、房产、国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建账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为依托,建立统一的税源信息管理系统,分工协作,共同完善经济及税源信息,全面掌握纳税人基本经济信息,提高组织收入的预见性和实效性。
  2.建立收入运行分析及综合治税机制。实时关注财税政策变化,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情况,重点加强资源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制改革前瞻性调研,特别是关注石化、电力等重点行业的国家宏观经济及财税政策的调整,并结合实际采取应对措施,把政策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全面规范纳税申报制,提高纳税人纳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部门协税护税意识和责任;开通协税护税网络平台,广泛宣传税收政策,畅通信息渠道,提倡公民参与协税护税。关注税收异动变化,定期开展分析,随时调整工作部署,特别是针对我市财源结构进行认真细分,在执行政策与增加地方财力上寻找结合点,强化征管,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努力使收入质量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3.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完善非税收入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非税收入征、管、查一体化动态监控和征管机制。坚持以票控费,票款分离,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土地收益管理,严格执行五部委关于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意见,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和土地收支程序;规范土地出让分期缴纳行为。强化资源类和环保类非税收入的征管,重点挖掘国有资产、国有资源使用收入的征收潜力;积极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权、使用权、冠名权、广告权和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有效管理方式,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产。
  (三)注重民生,促人民生计不断改善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法定支出、保重点支出基础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完善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加大向农村和南城区的倾斜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支持发展职业教育,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落实社会保障“覆盖计划”和就业政策。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和缴费水平,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管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实行基本医疗保障市级统筹,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三险合一”,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新农保全覆盖。完善救助体系,全面建立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完善大病救助和大病关爱,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新机制,完善对高龄老人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对“三无”人员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积极支持残疾人员就业,对0-6岁的伤残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改善福利院所的生活环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技能岗位补贴等促进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网络服务体系。通过征收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金收益、财政预算安排等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农民公寓等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实现养老、医疗、住房和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全覆盖。
  3.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救助财政补助标准。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彰机制,支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建立补偿机制,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4.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支持文化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覆盖市、县、乡、村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握文化市场发展繁荣契机,建立文化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投入力度,支持提升我市的文化旅游魅力。通过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和动漫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专业艺术团体送戏下乡及剧目创作,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
  5.压缩一般性支出,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坚持量入为出、量财办事,制定完善一般性开支标准,推进服务性、节约型政府建设。加大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保障力度,支持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逐步走向市场。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增长幅度,进一步规范财政供给范围,压缩公务经费支出,推进机关节能减排工作。
  (四)深化改革,促财政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财政工作效率为目标,全面推动公共财政建设的深入,努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建立与高新开发区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分类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提高资金分配透明度和使用效益。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因地制宜深化乡财县管改革。
  2.强化预算管理。科学划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收支范围,建立有机衔接的预算体系。不断优化公共预算支出结构,提高保障能力;大力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配置、使用、变动和处置等纳入预算管理,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将土地基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约束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逐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范围,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机制,协调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不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细化预算编制内容,逐步提高预算单位基本支出保障标准和水平,严格控制预算追加支出,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建立项目支出的立项、评审和绩效评价机制,扩大、细化预算评审范围,合理确定项目支出,建立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探索建立绩效预算制度,逐步改变靠项目养人养机关的作法,提高项目预算支出的执行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在完善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推行阳光财政,逐步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
  3.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建立分类分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跨年度、分期实施的各类专项资金建立台账,避免资金重复投入和使用。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发挥财政投资评审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的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4.强化基层财政和基础工作管理。进一步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快横向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进程,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提高财政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在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上,建立健全各种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全面掌握预算单位人员、工资及津贴补贴、资产负债、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财政收支、财源财力、财政保障人口等信息,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经费类型等数据的动态管理。在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定员定额与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在发挥乡镇财政的监管作用上,完善乡镇财政职能,强化乡镇财政监督。在推进财政部门基层单位建设上,按简化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的要求,健全和优化财政管理工作流程,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均依流程运行。科学设置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
  5.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国库动态监控机制,重点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管理。深化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力争实现城乡全覆盖。建立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探索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改革和国库现金管理改革。
  6.深化政府采购制度。大力推行政府采购预算,确保政府采购预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发挥政府采购功能;公开政府采购信息,增强工作透明度;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制度,提高政府采购效益;加快政府采购网络化建设,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7.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统一组织,分组实施,不断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逐步增强政府公共支出效果。
  (五)控管债务,促财政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以规范政府债务管理为手段,以提高财政抗风险能力为目标,不断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促进财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准确掌握地方政府债务信息。认真清理和统计地方债务情况,建立地方政府直接债务和间接债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提高债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透明度。
  2.规范政府融资担保行为。认真研究国家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相关政策,合理确定融资来源及资金使用的政策取向,不断规范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的担保行为,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
  3.建立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完善举债程序,严格审批制度,控制债务规模和总量,增强政府举债的计划性。
  4.把握资金投向。坚持量力而行,效益优先的原则,将各类举债资金向有收益的项目倾斜,切实做到既办好事、办实事,又顾及财政的承受能力,防止各类债务风险向财政风险集聚。
  5.建立地方财政偿债机制。严格执行“谁借款、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抓好债务清收工作;同时建立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维护政府信誉。
  6.建立债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动态监控政府债务情况,提高财政运行的安全性。
  (六)加强监管,促财政经济良性运行
  以建立健全财政监督体系为基础,逐步形成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不断加大财政监督力度,确保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1.创新财政监督理念,树立全过程全员监督的“大监督”意识。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财政大监督管理新机制,建立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动态监控信息平台,规范财政资金分配程序及拨付渠道。坚持“整体一盘棋”,树立大局意识;大力宣传,提高认识,逐步形成一种“环环有监督、处处在监督、人人懂监督,上下联动、内外并举”的财政监督新机制。
  2.建立内部监督和外部联合监督并举的工作协调机制。在内部监督上,明确职权、强化责任,实现财政内部各科室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工作氛围,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协调机制;同时加强与外部联合监督的工作力度,建立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监督制度,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系,定期组织联合检查和联合会议,交流监督检查信息,形成财政监督检查合力,提高监督效率。
  3.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健全预算编制制度,强化对预算编制的监督,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统一的评审业务规范,实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高投资评审质量;充分利用财政预算投资评审和支出绩效评价两大手段,前移监管关口,加强事后评价,努力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建立监督检查通报制度,严格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4.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将自收自支单位、财政拆借资金和财政风险纳入财政监管的范围,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专项检查,提高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的比例。重点加强对民生领域和重大支出项目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资金的行为,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加强各类票证领购、使用、结存及收入解缴情况的监管,规范票据使用行为。加大会计执法检查力度,严格监督执行国家会计法律和制度,不断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账簿监管,规范会计服务市场,整顿会计秩序。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夯实会计基础,维护财经秩序,为社会提供真实合法的会计信息。
  5.依托财政监督信息化,创新财政监督方式。坚持依法公开的原则,在现有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内部监督与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链接,通过登录财政管理信息平台,解决监督信息不对称问题,逐步实现监督检查机构与各业务机构的信息共享,建立市级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动态监控信息平台。
  (七)提高素质,促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
  以人为本,以强化自身建设为抓手,以提高财政工作的执行力为目标,齐抓共管,不断提升财政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建立健全财政执法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大力宣传财政政策法规,探索财政法制宣传有效途径和方式,营造良好的依法理财环境。
  2.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势教育,增强广大财政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不断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建立干部轮训制,创新培训方式,每年培训干部不少于系统干部总数的20%,重点普及财政经济理论、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公文写作及处理等业务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干部“说、写、算”能力,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3.加强干部任用管理。建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激励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按照“大胆选拔一批、交流任职一批、从基层选拔一批、挂职锻炼一批、公开选拔一批、重点培训一批”的要求,推动干部的上挂下派、交流任职工作。
  4.注重开展系统文明创建。力争全市财政系统被评为县级以上的文明单位不低于85%,其中,被评为市级以上的文明单位不低于50%,被评为省级以上的文明单位不低于15%
  5.加强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增强干部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bet365官网娱乐主办(2009) 版权所有 bet365官网娱乐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Mailto:jmcz@jingmen.gov.cn 电话:0724-2332807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WS4208020035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鄂ICP备05006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