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2016年财政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17-01-16 08:07:09 录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的精心指导下,我局以“十破十立,解放思想”大讨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责任担当、争做‘两为’干部”主题活动和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市人大工作评议为契机,紧紧围绕年初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工作任务。预计2016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81亿元、91.7亿元,增长11%、 14%;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1亿元(包括中央、省专款),增长20%。
一、着力调研当好参谋。及时准确掌握中央、省最新资金政策信息,把握改革前沿方向,围绕市委、政府重大战略决策,超前调研,主动谋划。一是高质量完成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年初,结合财政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定了支持新形势下建设效益财政的对策思考、PPP项目中政府采购方式的运用、关于加快产业基金投资落地的对策研究、荆门市重点纳税企业税源调查分析、财政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的探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做大中心城区土地收入的对策研究等26个重点调研攻关课题,全部分解到责任科室(单位)。《关于荆门剧院PPP项目的思考与启示》《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4篇调研先后被市委《决策参考》、省财政厅《财政与发展》内部期刊刊发,得到市领导与省财政厅领导的肯定与重视。采用《财政专报》的形式,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报送了《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后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的政策研究及建议》、《关于象山大道等道路改造项目实行“费率招标”后加强政府投资监管的建议》、《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调整对我市影响分析》等14期专报,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相关建议和意见得到采纳。二是积极主动参与市级顶层制度设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牵头或参与市区财政体制调整、推进特色产业链整合和建立多层次基金体系、农业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生态立市、资本兴市、创新活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推进“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年活动等86项市级顶层制度设计。围绕市级重大政策制定和经济决策,结合地方财政实际,提出回复建议1000多项,研究提出资金请求事项解决方案800多条。与此同时,精准对接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个黄金30条”,对《关于运用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在全省率先出台的政策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提高了财政政策的精准度和及时性;主动谋划、认真研究,配合市直相关部门出台了进一步减轻税费负担降低工业企业成本、企业兼并重组、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型新型产业三年倍增、房地产去库存行动计划等11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着力强化收入征管。一是加强收入调研。在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及财税政策的基础上,会同国税、地税部门分析企业经营形势和税源状况,结合全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了全年收入目标,并落实到各地区、各征收单位。针对营改增全面实施和中央增值税五五分成过渡方案的执行,对我市增值税、营业税收入目标影响较大额度实际,我局对市直可用财力进行了反复测算,在与国、地税多次沟通的基础上,向市政府提出了市直收入目标调整方案。二是加强组织协调。坚持包联制度,围绕“三定一守”(即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守底线)抓落实,通过经济形势分析会议、财税联席会议加强了对收入形势的预测分析和入库调度。组织联合包联督办组深入各县市区现场督办,对组织收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协调解决。三是强力推进税收共治。出台了《荆门市税收共治实施办法》,成立了专班,组建了机构,整合了政务云、金税三期、财税库横联系统等信息资源,建立了工作例会、督办考核等工作机制,税收共治“大格局”初步形成,为强化综合治税、信息管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坚持非税收入征收任务考核台账和征收任务积分量化考核管理,加强网络建设,完善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功能。严格落实收入计划,及时进行任务分解,将征收任务落实到征收单位,督收任务落实到科室,责任具体人到,坚持分月份排计划,分阶段见成效。
三、着力支持经济发展。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财政资金政策的精准度和及时性,打好财政资金政策的“组合拳”。一是制定落实财政支持发展政策。1.大力支持“工业跨越式发展”和 “双创”工作。及时调整对企业的支持方式和力度,对本级工业和科技专项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通过预算安排1.4亿元,用于落实“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所需资金,其中:工业跨越发展8900万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5300万元。2.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截止12月底,全市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2750万元(市直发放8056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2127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担保贷款3480万元,有效推进了创业和促进了就业。3.大力推进总部经济。及时兑现2015年度总部经济奖励资金及高管生活补贴498.41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总部经济财政扶持政策,全市新增总部企业 家。二是积极转变财政投入方式1.建立多层次基金体系。积极推进母基金的升级改造,设立了规模为20亿元的蓝源产业发展母基金;通过与金融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了股权引导、创新创业引导和政银合作等子基金11支,总规模50.4亿元,通过股权投资、增信放贷等形式,对5家企业进行股权投资1.4亿元,对市区259家企业进行融资帮扶21.94亿元;设立了城市发展基金3支,规模99亿元,目前落实城市发展基金12亿元,涵盖市政道路、生态建设、城市管理等16个项目。2.大力推进PPP模式。制定了全市20个重点PPP项目建设的“路线图”,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目前,荆门剧院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17年6月底前竣工投入运营;财政部示范项目竹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城区段)已完成全部前期工作,已正式开工。同时,为防范风险,提高PPP项目质量,在全国广泛征集PPP项目评审专家,组建由26位权威专家参与的PPP项目专家库,入库项目123个,计划投资1362万元。创造了“将项目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管理制度体系”等全省“六个第一”。今年以来,全市落地项目24个,落地项目数全省第一。三是大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1.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以101.54分顺利通过财政部2015年度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绩效考核。同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倒排了工期表,制定了工作责任清单,加强工作督办,出台奖补政策。截止11月底,全市典型示范项目完成投资47亿元,完成上报财政部投资额,占市下达投资计划的75%。2.积极争取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2016年,共争取到省级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20亿元,共帮助全市265家企业解决了流动资金困境。初步估计,将直接为企业节约财务费用近9000万元。3.积极融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通过财政注资、风险担保等形式,不断优化政府投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各类融资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发展。今年以来,参与市区融资项目42个,融资金额330亿元,主要用于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城区供水设施建设、重大水利工程、荆襄高速公路荆门出入口沿线综合整治等项目。四是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1. 动态调整市直涉企收费目录清单。会同市物价局对市直涉企收费目录清单进行了动态调整,重新公布了新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共减少收费项目29个,涉企政府性基金项目5个,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3个。初步测算,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7067万元。2.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减轻税费负担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的意见》,积极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兑现中心城区企业减费政策,对部分中介服务收费实行政府补贴,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和用电成本等。截止三季度末,全市共为企业降低成本10.96亿元(企业税费7.3亿元,制度性交易成本8153万元,融资成本5927万元,企业用工成本5600万元,用电成本1.6亿元),预计全年可为企业降低成本17.8亿元,惠及我市90%以上的工业企业。3.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稳步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建立800万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合作银行按1:10的比例放大贷款,截止11月底,已有35家小微企业向经办银行和保险公司提交了申请资料,已对25家申请企业开展了调查,共为4家企业争取到无抵押无担保贷款745万元;设立了总规模达5.8亿元的创业创新引导基金,已投资全市初创企业18家,投资金额7900万元。五是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落实“六个一”产业链招商机制,局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目前,局招商专班跟踪联系的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80 万吨/年乙炔法制聚乙烯(PE)项目已于4月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200亿元,项目一期投资100亿元)。从3月初获知信息到4 月底签约落地历时54天,刷新了我市单项过亿元招商项目的“荆门速度”。此外,由我局招商专班跟踪联系的武汉保华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项目已经落地,投资11亿元在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20万吨干气/乙烯项目已于6月化工园区签订正式投资合同。
四、着力推进财政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1.实现政府预算人大批复全覆盖。指导和帮助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勤俭节约、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了2016年财政预算,将两区财政预算纳入并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审批,实现了我市各级政府预算人大批复的“全覆盖”。2.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截止目前,市直共67个部门(单位)按程序通过“中国 荆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了2016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率100%。3.认真开展财政存量资金清理。对市直各单位2015年底存量资金进行了清理自查,按照中央、省存量资金政策口径、结合我市实际进行了核查,共清理单位结转结余资金42124万元,其中结余资金2118万元,结余资金已按照相关文件精神收回总预算统筹安排。4.深入推进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和清单式管理。细化资金项目,2016年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所有入库项目,结合项目具体实施内容、评审依据,按支出功能分类细化到项,按经济分类细化到款。据初步统计,2016年市级预算单位入库125项,其中:专项业务项目97个,重大改革发展项目17个,其他项目11个,入库项目金额14亿元。同时建立项目工作台账,将台账管理作为清理存量资金和安排下年项目支出预算的依据,目前,已建立21.1亿元的项目资金台账,详细登记1899条专项资金使用明细。二是进一步理顺市区事权财权。按照教育和城管事权调整方案,在核实相关经费数据的基础上多次向领导汇报,完成了市城管局、市教育局事权下划后的经费基数核定和下划工作。三是不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加强监管,做到业务科室无预算不审核、操作机构无计划不采购、支付科室无采购确认不支付。截止目前,全市共完成政府采购总额24亿元,资金节约率10.4%。四是扎实做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指导购买主体认真编制了2016年政府购买服务预算,全市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376个,执行金额8.1亿元,节约资金8311万元。五是不断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主动作为,确保重点项目评审时效;规范评审行为,统一评审标准,缩小了评审人员自由裁量权。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2200个,评审总额175亿元,审减22亿元,平均审减率12.7%。六是创新农业公共服务机制。组织专班对“以钱养事”机制运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四川郫县、崇州市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结合我市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荆门市创新农业公共服务机制实施方案》,为加快建立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打下了基础。七是着力推进政府资产报告编报试点工作和资产清查工作。建立了荆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暨政府资产报告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单位权责。认真组织开展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目前,我局正积极与省厅、资产清查软件公司对接,全力推进资产盘点和清查数据上报工作。经统计,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全市受托代理资产1250453.31万元,政府储备物资16675.54万元,公共基础设施3339028万元。其中,市直受托代理资产481375.75万元,政府储备物资1905.5万元,公共基础设施636207万元。八是规范主城区土地收益清算拨付操作规程。为进一步明确主城区土地出让收益清算及拨付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会同市国土局初步拟定了《主城区土地收益清算拨付操作规程》(草稿),对土地出让价款入库、土地收益预拨、宗地清算、年终结算等各环节从具体操作层面予以明确。目前,该规程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予以出台实施。九是积极落实中心城区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实施方案,并制定了实施细则,对中心城区购房补贴的对象、补贴时限、补贴标准、申请程序、补贴发放等予以进一步明确。同时,积极筹措资金,配合市房管局做好购房补贴审核发放工作,截至11月底,已收到购房补贴申请2269户,已审核发放购房补贴1397户,补贴面积15.09万平方米,补贴金额3019.5万元。
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一是不断加强民生保障力度。1.积极落实民生提标扩面政策。提高了社会救助“三个标准”(即: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医疗救助标准),加强社会救助力度;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足额安排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积极落实中央、省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完善资助政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2.推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多项改革。会同人社、卫计部门提出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整合实施方案;与人社、编办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确保了改革的顺利推进。3.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好中央、省、市本级中职助学金的发放工作,管好用好中职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校企合作,根据中职院校的专业发展方向,积极配合中职院校与企业联系合作,为中职院校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今年1—12月,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1%。二是加大干部待遇的保障力度。落实了公车改革和交通补贴政策。根据我市车改方案,对公车改革和交通补贴所需资金进行反复测算,明确了兑付标准和政策,兑现落实市直113家参改单位2016年4-12月补贴资金1968万元;将市直全额预算单位改革性补贴和奖励性补贴全部纳入预算保障,提高了市直预算单位工资保障水平。三是全力支持精准扶贫工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荆发[2015]12号),我局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相关扶贫资金12946.5万元,市级财政统筹整合相关扶贫资金1219万元,主要用于《精准扶贫实施细则》中有关产业扶贫、危房改造等市级财政承担部分,重点用于全市75个整村推进村。四是积极支持抗灾救灾工作。全市共筹措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8亿元,其中向上争取资金51009万元,市级筹措资金18832万元,县市区自筹资金10480万元。加强救灾资金管理,出台资金管理办法,组织专班先后对各地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了三批次督查。五是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按照全市新“三万”活动部署,采取领导包联、专班驻村、党团员下基层等多种形式,对柴湖西沟村进行对口帮扶工作,服务“大柴湖振兴工程”。局主要领导多次到西沟村进行帮扶指导,面对面地帮、实打实地扶。结合西沟村,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多层次征求意见,制定了精确的扶贫方案,确定了产业兴村、产业扶贫的新路子,大力引进半夏种植项目和光伏扶贫工程项目,其中,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即将并网发电产生效益,为村里年增加收入5万元。此外,我局多方筹集资金,重点用于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民生问题。修通了1300米的排水沟渠,硬化渠道2.8千米;打通了1.8公里的“断头路”;新建太阳能路灯143盏、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提高了全村的综治水平;帮助配置垃圾清运车1辆,新建垃圾池12处,帮助构建了长效保洁机制。
六、着力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一是大力开展“财政政策宣传调研月”活动。采取局分管领导主持、科长主讲、科室全员参与的方式,分口分别组织市直77个一级预算单位、192个二级预算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财务分管领导、财务人员近800人次开展集中宣传培训;针对部分单位财务工作基础薄弱的问题,采取“点对点交流、手把手操作”的方式,安排专业人员免费上门服务,指导单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财政大监督工作机制。制定了重点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年度考评办法,细化了财政重点专项检查工作组及个人百分量化考核标准,力求用制度确保财政大监督主体职能的落实,用规范确保财政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和绩效。检查对象为45家市直单位,相比上年,在检查内容上更加聚焦重点,在检查方式上实行交叉互动,在检查范围上进一步扩大。共查出五大类42个方面的违纪违规事项,违纪违规问题金额合计5.5亿元。依法对被检查单位出具了检查结论书,督促问题单位及时进行了整改。三是扎实开展财务报销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按照《财务报销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分段稳步推进“专项治理”。会同市审计局、市人社局、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组建了工作专班,明确了各部门职责。组成四个督导组,对市直40个单位的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了工作督导,督导面达到市直一级预算单位的50%以上。全市重点检查共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5084.83万元,涉及310家单位。其中,财务报销违规问题4986.64万元,涉及单位302个,违规票据(支出事项)3517张(笔));违规发放津贴补贴问题98.19万元,涉及单位15个。四是统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1.配合项目库建设,强化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将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纳入项目库建设的内容,明确要求项目入库之前必须编制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并组织市专家组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细化评审,未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不得纳入项目库管理,也不得申请部门预算资金。2.坚持扩面提质,提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预算绩效管理整体目标管理工作试点范围,将市民政局等20个单位编报范围由单位机关扩展至整个部门系统,增加市气象局作为试点单位。并将试点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批复表全部在财政网公开,扩大社会影响。经评审,试点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编制水平大幅提升。3.突出问题导向,抓实绩效评价管理。对影响面广,市委、市政府重视,群众关注、事关民生和发展的重点项目全部纳入重点评价范围。自今年5月起,正式启动了2015年度市级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评价共涉及90个项目、59个市直单位,评价金额高达11.79亿元,其中,财政部门重点绩效评价金额6亿元,主管部门评价金额5.79亿元。五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提请市政府出台了《荆门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融资管理办法(试行)》,拟定了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融资管理工作,防范融资风险。完成了市级融资平台债务情况的调研工作,向市人大汇报了2015年市级政府性债务及纳入市级预算管理的融资债务情况。2016年,全市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9.18亿元(置换债券29.9亿元,新增债券28.28亿元,易地扶贫搬迁政府债券1亿元),其中市本级28.82亿元(置换债券8.72亿元,新增债券20.1亿元),有效的缓解了我市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
七、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责任担当 争做‘两为’干部”主题活动中心,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部门工作效能。一是加强绩效考核。与积分量化考核相结合,建立以履职尽责覆盖到“目标任务、科室(单位)、全局干部职工”“三个全覆盖”的管理体系,制定科室(单位)、人员制订年度工作项目清单,开展干部实绩、实干考核管理
,每月定期对岗位积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办,推进了积分管理工作常态化。二是积极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市人大工作评议。在第一时间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征求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强化整改措施,力求整改实效。在2016年市人大评议财政工作中,市财政局以最高满意票通过民主测评并获满意单位; 在市直11个履职尽责全面督查单位中获综合测评第一名。三是加强干部教育学习管理。继续开展“我讲我的业务”等各类专题教育活动,局班子成员、科室(单位)负责人带头上台讲授新政策、新理论、新业务。深入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全力打造青年干部月列会、兴趣小组、导师制、擂台赛、上挂下派等年轻干部成长“九大平台”,让年轻干部在一线磨砺成长。大力开展“解放思想,十破十立”大讨论活动,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四种意识”,力求“四个新突破” (即,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在服务发展上力求新突破;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在攻坚克难上力求新突破;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在民生保障上力求新突破;进一步强化效能意识,在服务质效上力求新突破)。四是加强效能建设。完善督办机制,创新督办模式,严格落实重点工作月调度制度,科室周例会、分口月调度等制度,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财政各项改革工作纳入重点督办事项,每月召开由局长亲自主持的局领导重点工作调度会,对重点工作进行集中调度、精准调度,办公室建立工作台账跟踪督办,督办情况纳入积分考核,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工作质效。五是加强廉政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建立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开展节假日廉政提醒,向全局干部群发廉政短信900条次;扎实开展第十七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通过编印《党风廉政建设手册》,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廉政教育,确保廉政教育入心入脑。2016年,市财政局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表彰70项,全局有22人次获市级以上荣誉表彰。
bet365官网娱乐主办(2009) 版权所有 bet365官网娱乐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Mailto:jmcz@jingmen.gov.cn 电话:0724-2332807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WS4208020035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鄂ICP备05006934